獲悉,圍繞臺灣鴻海精密工業與旗下的夏普一直協調在中國大陸新建的智能手機用OLED面板量產工廠一事,雙方日前已開始討論將工廠所在地選擇在河南省鄭州市。美國蘋果公司2017年內也預定為其主力智能手機“iPhone”配備OLED面板。鴻海在鄭州市擁有iPhone組裝工廠,如果面板也在當地生產的話,可以削減運輸費等成本。
智能手機目前的主流顯示裝置為液晶面板,不過被稱為新一代顯示器的OLED面板具有色彩鮮艷的特點。韓國三星電子在OLED面板生產方面領先一步,已經應用于自身企業的主力智能手機。
夏普公布了向OLED相關領域合計投資2000億日元的計劃。表示將向日本國內的堺市等投資約570億日元,2018年投產OLED的試產線。
量產工廠當初也打算建在日本國內,但后來轉變了方針,決定建在有望獲得當地政府的補貼等支援的中國。預計量產線至少需要1000億日元規模的投資。
不過,OLED面板在技術上很難實現高效率量產。夏普社長戴正吳就量產工廠透露出,試產線的生產順利的話再考慮(量產)的想法。對最終判斷或采取慎重態度。AMOLED市場發展態勢
信息社會,平板顯示無處不在,無論是電視、電腦、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都離不開顯示屏的支撐,平板顯示產業也因此成為電子信息領域的“支柱型產業”。
中國作為全球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大國,“缺芯少屏”曾一度是制約國內相關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近年來,國內不斷加大平板顯示產業投資力度,同時政府也出臺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推動面板國產化步伐。
2014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2014-2016年新型顯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到2016年,我國新型顯示產業按面積計算出貨量力爭達到世界第二,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20%,產業總體規模超過3000億元。
平板顯示產業已成為當前國家大力倡導的新興產業之一。由于顯示面板處于產業鏈中游,在產業鏈中具有承上啟下作用,可以帶動原材料、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支柱產業發展,因此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將占據重要地位。2016年5月份國家出臺實施中國制造2025,要求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也將為新興顯示產業帶來更多發展動力。
2015年6月1日,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正式簽訂,雙方超過九成產品將進入零關稅時代。其中,為減輕韓國進口面板對國內面板產業的沖擊,相關條款規定面板產業關稅將采取“8+2”策略,即在協定生效后,將有長達8年的“保護期”,維持目前5%的關稅,直至第9年關稅降為2.5%,第10年才降為零關稅。
8年的關稅保護期,已經最大限度延長了降低關稅的時間,給國內面板生產廠商留出了充分發展的時間。國內面板企業也將充分利用這一時間窗口,增強自身市場競爭能力。從國家頒布2014-2016年新型顯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到中韓自貿協定有關面板方面的條款,都可看出國家在政策層面正全力推動國內顯示面板產業發展。
AMOLED市場發展前景
在全球顯示領域,以傳統TFT-LCD為主的平板顯示產業已經進入成熟階段,近年來韓國、中國、日本企業開始競相加大在“下一代顯示技術”AMOLED上的投資布局,以期搶占新型顯示的話語權。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7-2021年智能顯示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和傳統液晶面板相比,AMOLED不僅可以提供更加逼真的畫質、更加輕薄的尺寸、更加強大的戶外體驗,在護眼方面更具有優勢,未來柔性AMOLED顯示技術的開發,更將使移動終端擺脫束縛,因此也被視為智能移動設備面板的首選。
2014年全球搭載AMOLED的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億支,2015年增長23.3%至2.5億支。預計至2020年,AMOLED面板需求年復合增長率達40.7%。
除了智能手機,AMOLED面板已逐步滲透到智能手表、車載顯示和虛擬現實(VR)設備等更多領域。2015年相繼發布的蘋果智能手表、華為智能手表都不約而同地采用AMOled顯示屏,同時三星、索尼、Oculus的虛擬現實設備也紛紛采用了AMOLED面板。預測未來將有更多消費電子終端產品采用AMOLED面板。
AMOLED業已引發全球新一輪面板技術升級競賽。目前在國內,以和輝光電、維信諾、京東方等為首的面板企業正紛紛加大AMOLED投資力度。國內首家實現中小尺寸AMOLED量產的企業和輝光電宣布,在業內率先成功點亮了中國第一片2.6寸WQHD超高分辨率柔性AMOled顯示屏。2015年年初,維信諾宣布其在昆山的5.5代AMOLED生產線進入試量產階段。
AMOLED產業爆發拐點已然來臨,目前是孕育期到爆發期的良好時期。智能化浪潮推動中小顯示屏快速發展,而AMOLED在旗艦手機市場、智能穿戴、虛擬現實等方面呈現逐步取代的態勢。特別是在旗艦智能手機領域,之前一直被日韓企業所壟斷,中國面板企業的市場份額為零。而中國企業目前在該領域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也打破了日韓企業的長期壟斷。
按照預計,國內的顯示行業將在2018年超過韓國,位居全球第一。2014年國內AMOLED總產值超過千億,但僅占全球的10%,這也意味著在全球競爭格局中,中國面板企業還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AMOLED市場空間預測
受制于產能限制,AMOLED屏2017年或將迎來供給短缺。根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7-2021年智能顯示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預測,2015年至2016年,全球OLED產品占顯示產品營收的比例約為12%至17%,到2020年有望達到46%。但目前全球市場上的AMOLED屏主要還是由三星供應,而目前三星的OLED屏年產能在2億塊左右,產能仍舊吃緊。預計未來5年行業產值的平均復合增長率將在46%左右。預計2016年AMOLED面板市場將達150億美元,比2015年的100億美元增長約50%。到2020年底AMOLED市場額將達67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46%。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