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欧美五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亚洲国产视频a


您的位置:中華顯示網 > 行業追蹤 > 行業觀察 >

“坐二望一”:中國顯示面板市場在全球市場崛起

編輯:songqiuxia 2017-10-24 11:02:37 瀏覽:1100  來源:北京商報

   近年來,在市場和政策的驅動下,中國面板企業不斷發展,增加研發投入,逐漸改變了過去依賴國外企業的局面。京東方在成都投資投資465億元的第六代ALMOLED生產線產品將在10月26日正式交付,華星光電11代面板生產線也將在2019年投產。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彭紅兵預測,中國內地顯示面板憑借多條高世代線建設,產能不斷擴大,有望在2019年位居全球第一。

  廠商崛起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新型顯示面板產業總體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整體產業規模持續擴大。2017年上半年,我國顯示產業全行業銷售收入達到1356億元,同比增長65%。國產面板出貨面積達到3182萬平方米,全球占比達到了33%。

  顯示產業規模的持續擴大,背后是國內大批面板廠商的崛起。

  京東方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已于5月投產,將于本月實現量產。綿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已開工建設。兩條生產線總投資均為465億元,設計產能均為48K/月。隨著這兩條柔性AMOLED生產線陸續投產,將能夠奠定該公司在柔性AMOLED領域的領先地位,將能夠使公司具備為全球品牌廠商提供高品質柔性AMOELD屏幕的能力。

  英國著名調查公司IHS market于2017年2月發布的全球液晶面板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京東方憑借占據全球22.3%的出貨量,全面超過韓國LG公司,成為顯示面板企業的第一。全球排名前五的面板供應公司,分別是京東方(占22.3%)、LG(占21.6%)、友達光電(占16.4%)、群創光電(占15.7%)以及三星面板(占9.9%)。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京東方在智能手機液晶顯示屏、平板電腦顯示屏、筆記本電腦顯示屏的出貨量均位列全球第一,顯示器顯示屏、電視顯示屏出貨量居全球第二。

  在國內,除了京東方,華星光電也在建設最先進的面板生產線,預計華星光電的11代面板生產線將在2019年投產,這也將是全球最先進的面板生產線。包括京東方將于明年投產的10.5代面板生產線在內,投產后,中國內地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面板生產地。

  華星光電目前兩條8.5代線都已達到滿產滿銷,取得較好經濟效益。數據顯示,華星光電8.5代線從2013年一季度開始到現在,持續營業利潤率、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在全球同行業中名列第一。據TCL集團2017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液晶面板行業景氣度較高,華星光電實現銷售收入135.4億元,同比增長49.2%,實現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54.8億元,同比增長149.7%。華星光電已成為TCL集團的重要利潤“奶牛”。資料顯示,華星光電2016年為TCL貢獻半數的利潤:2016年,華星光電實現營收223億元,實現凈利23.1億元。

  結構優化

  北京交通大學光電子技術研究所教授徐征認為,中國顯示面板行業投資增速很快,一方面是由于中國市場廣闊,投資者極為看好面板行業;另一方面來自各地方政府對這一行業的大力支持。

  中國是電視、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等應用產品的生產大國,面板需求量大。隨著萬物互聯IoT時代的到來,“顯示無處不在”的應用前景廣闊,屏幕將應用于車載終端、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更多的場景之中,這使得各投資主體對顯示產業青睞有加。

  由于面板產業落地即帶動大量投資,地方政府對此也是熱捧,在土地、稅收等方面給予了大量優惠政策,甚至不少地方政府直接對行業進行投資。“一個面板廠起碼要300億元左右的投資,OLED可能要400億元,投資量較大,很多地方政府是直接注資到這些生產線中來的。”徐征說。

  在市場和政策的背景下,除了原有的專業面板廠商,不少其他行業的公司也開始跨界做面板。黑牛食品剝離食品飲料業務,向顯示行業轉型。該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虧損6093.47萬元,而上年同期盈利4782.87萬元。該公司表示,新項目處于建設期,營收貢獻有限,預計2017年將盈利。據了解,該公司募資150億元投資建設第5.5代和第6代OLED項目事宜已獲證監會審核通過,河北固安第6代OLED項目在建工程廠房已經封頂,預計2018年下半年進入量產。

  在發展過程中,國內面板廠商的經營結構也在不斷進行優化。群智咨詢副總經理李亞琴在2017國際顯示產業高峰論壇上表示:“預計所有國內面板廠商今年營業額大概在1600億元左右,跟去年的1160億元相比,增長37%,應當是相當大幅度的成長。但更為重要的是利潤,2016年內地面板廠商利潤是相當微薄的,特別是在去年大尺寸價格相當低迷的情況下。而今年(大尺寸價格)有大幅度提高,今年我們預計有153億元的營業利潤,這就反映了經過一年的努力,在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努力地優化產品結構、改善成本、改善客戶結構,由此實現了利潤的很好提升。”

  在專利上,國內廠商的保護意識也逐漸增強。截至2017年3月9日,京東方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且已公開的中國專利申請為2.3063萬件,其中1.3137萬件獲得授權。2006年,京東方的專利申請量僅有116件,之后逐年遞增,2016年新增中國專利申請且公開的數據達4612件。其中以2010-2013年的專利申請量增長最為迅猛,每年遞增1000件左右。

  三分天下

  顯示技術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長久以來一直被日本、韓國等壟斷。

  據了解,在2010年以前,中國內地的面板產業并不出眾,顯示屏一度是進口金額僅次于石油、芯片、鐵礦石的第四大單一進口產品。不過,隨著京東方、華星光電等面板廠商的積極布局,憑借多條高世代線建設,中國顯示面板產能不斷擴大。與此同時,2016年日韓廠商開始調整產能結構,關閉多個低次代產線。

  李亞琴介紹:“2016年是個轉折點,因為日韓廠商都開始調整產能結構。2015年三星開始關閉5代線,2016年又關閉一條7代線,LG也是這樣的,還有JDI很多4.5代都在陸陸續續關閉中。所以在2016年它的增速有明顯下滑,很明顯競爭對手在這期間采取了很多產能轉換和結構調整的策略。”

  據悉,目前美國、日本以及德國主要致力于行業上游原材料,而韓國、中國內地和中國臺灣則主要在行業中游面板制造環節謀求發展。隨著內地高世代線的相繼投產,如今的面板產業被韓國、中國內地和中國臺灣三分天下。

  集邦咨詢分析師邱宇彬則指出:“韓國可能是把更多的資源放在大小尺寸的OLED上面。三星的情況比較明顯,因為它在小尺寸OLED的基礎是很完整的,另外一家面板廠商LG則沒那么明顯,因為它小尺寸OLED才剛起步,盡管大尺寸OLED獨步全球,但是份額太少,基本上還達不到全球需求的1%,所以我覺得在OLED需求釋放之前,其不會退出在液晶領域的投資。而中國臺灣地區跟日本的情況我覺得比較類似,主要還是資金上比較缺乏。由于政策支持,內地廠商能獲得補貼。而面板是一個很‘燒錢’的行業,所以資金對投資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此外,邱宇彬稱,其實大概從2010年后,日本企業在中國的投資就不是很積極,因為日本在這個行業的布局可能長期比較偏向上游的材料和設備。

  不過,盡管規模在持續擴大,埃士信顯示面板研究總經理謝勤益認為,面板廠商在量產之后還要解決良率、折舊、價格戰等問題,“真正的挑戰在量產之后”。

此外,將產能優勢快速轉換為供應鏈優勢,打入大品牌的供應鏈,也是重要課題。

標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州市| 花莲市| 南投市| 辉县市| 嘉义市| 社旗县| 潢川县| 五河县| 灌云县| 新巴尔虎右旗| 鹤壁市| 昌乐县| 皮山县| 钟山县| 武义县| 胶南市| 夏河县| 伊川县| 沧州市| 裕民县| 长汀县| 嫩江县| 金沙县| 融水| 团风县| 英德市| 乌苏市| 历史| 昔阳县| 扬州市| 泰宁县| 肇东市| 敖汉旗| 呼玛县| 山阳县| 富民县| 奉贤区| 娱乐| 清远市| 邯郸县| 苍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