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來,OLED概念受到顯示產業界、金融界的熱捧,全球OLED產業也進行了新一輪的投資,而三星、LG一直走在全球OLED領域的前列。在2017中國國際顯示大會上,UBI Research社長李忠壎分享了未來幾年全球OLED市場預測。
“2017年OLED產業快速發展,主要原因在于蘋果、三星、索尼等品牌廠商的產品都在采用OLED顯示屏。我相信未來OLED會取代LCD!” 對于OLED未來發展,李忠壎做了前景性預測。他表示,從CRT到PDP、TFT-LCD,再到OLED,顯示技術不斷在向前演進,而OLED是當前最先進的顯示技術。雖然LCD引入量子點技術,使LCD在顯示性能上有很大的提升,但是真正的QLED是類似OLED一樣的主動發光顯示,目前仍然存在很大的技術挑戰。
從技術演進來看,李忠壎認為,未來OLED可以實現超過100英寸的電視,同時可以實現可卷曲顯示,滿足人眼寬視角觀看體驗。而超大尺寸OLED未來應該會采用噴墨印刷的方式進行生產,實現大面積、可卷曲的顯示。但是大尺寸OLED采用的TFT技術也將是OLED未來技術核心所在。他介紹,三星電子已經宣布會生產下一代可折疊的智能手機,預計2018年12月可以發布7英寸可折疊智能手機,但具體分辨率能達到多少還不是很清楚。但他認為,可折疊OLED智能手機未來一定會實現商用化。
李忠壎表示,LCD是21世紀以來最主要的顯示技術,與CRT、PDP相比較,其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低的功耗,以及更輕薄的外形,而PDP的功耗會隨著顯示屏增大,CRT過于笨重。他也介紹,“為什么LCD能夠在與CRT、PDP競爭中獲勝?因為LCD滿足了社會需求。隨著顯示內容向高清化方向發展,PDP功耗變得越來越高。LCD能夠在市場上生存下來,因為它是具有環境友好型產品。然而,目前顯示技術已經進入以人為主的時代,盡管LCD采用LED背光源,在功耗方面有優勢,但有一些研究報告稱LED藍光也會影響到人眼,因此OLED將逐漸取代LCD。”
李忠壎介紹,除了蘋果、索尼、三星采用OLED顯示屏之外,中國智能手機廠商采用OLED顯示屏也將進一步推動OLED產業化應用。但是OLED真正的優勢在于可以為產品帶來更豐富的形態設計,比如全面屏、可折疊以及未來卷曲型顯示產品。他預測,未來OLED會采用氧化物TFT、OTFT技術,走向可折疊、可彎曲、壁掛式,達到100英寸甚至更大,而高分辨率移動終端產品是OLED發展潛力非常大的應用領域。到2021年,OLED出貨量會達到15億片,整體市值會達到750億美元。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