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欧美五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亚洲国产视频a


您的位置:中華顯示網 > 協會培訓 >

六年五虧 京東方為何越虧越投

編輯:janny 2011-08-30 09:30:26 瀏覽:876  來源:

  前不久,由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方)自主建設的中國大陸首條TFT—LCD 8.5代線在北京建成投產。此舉不僅結束了我國大尺寸液晶屏完全依賴進口的歷史,也使京東方成為中國唯一能夠生產從1.8英寸到55英寸全系列液晶屏的企業,有望坐上全球第六把交椅。這標志著自半導體技術革命發生半個世紀以來,在電子核心元器件領域首次出現影響全球格局的中國企業。

  然而,這些輝煌并未拂去“中國液晶第一屏”頭上的疑云:自2005年5代線量產以來,高投入為何沒有換來高回報?在“六年五虧”的情況下,京東方為何仍不惜投入巨資,相繼上馬多條新線?

  日前,記者走進位于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的京東方,試圖揭開其“越虧越投”的迷局。

  去年我國液晶面板進口值高達470億美元,僅次于集成電路、石油和鐵礦石

  新投產不久的8.5代線廠房內安靜而涼爽,機器手在超潔凈車間內有條不紊地操作;明亮的展示廳內,一塊長2200毫米×2500毫米的超大超薄玻璃基板格外引人注目。

  “經過陣列、彩膜、成盒和模組4部分生產工序,這塊玻璃基板就可以加工成32英寸—55英寸的電視液晶屏。” 京東方副總經理張宇介紹說,“液晶屏就像半導體的芯片一樣不可或缺,被稱為信息產業的‘糧食’。在液晶電視中,液晶屏的成本高達70%。”

  進入21世紀后,曾經稱雄世界的中國彩電業遭遇毀滅性打擊:隨著TFT—LCD技術迅速替代CRT,輕薄、視角寬、色彩亮麗的液晶電視的銷量很快超過彩管電視,原有的龐大產業鏈相繼倒閉。由于電視液晶屏完全依賴進口,中國彩電企業重新受制于人,在產業鏈低端的組裝環節備受煎熬。

  據保守估計,國內32英寸以上液晶電視一年的銷量超過4000萬臺,按每塊屏200美元的進口平均價計算,一年的進口額合500多億人民幣。從目前的消費趨勢看,國內CRT彩電保有量約4億臺,如果全部換成液晶電視,市場總值高達1萬億元。

  同時,中國還是全球的手機、電腦消費大國。據有關部門統計,2010年,中國液晶面板的進口值高達470億美元,是緊隨集成電路、石油、鐵礦石之后的第四大進口產品。

  隨著數字高清、新一代互聯網和三網融合的到來,液晶平板的“糧食產業”地位將日益凸顯。北京大學企業與政府研究所所長路風教授認為,液晶平板顯示產業決定著中國彩電業乃至中國電子[0.62 3.33%]信息產業的興衰。

  作為電子信息產業大國,中國不能沒有自己打的“糧食”! 2003年1月,跟蹤、預研平板顯示技術近10年的京東方以3.8億美元收購韓國現代集團旗下的HYDIS(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進軍液晶顯示。通過跨國收購,京東方獲取了進入TFT—LCD產業所需的技術來源、專利資源、起步市場等戰略要素。

  緊接著,京東方開始“國內扎根”,于2003年9月投資103億元,在北京自主建設5代線。2005年1月,所生產的17英寸液晶屏首次出貨,結束了中國大陸的“無屏時代”。

  只有足夠多的產品規格、足夠大的生產規模、足夠強的技術研發,才有可能在殘酷的競爭中站穩腳跟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自2005年5代線投產后,京東方就由賺錢變為虧損。截至2010年,除了2007年盈利6.9億元外,其余5年均為虧損。

  更讓外界不解的是,京東方不但沒有知難而退,反而越虧越投:2008年斥資34億元,在成都開建4.5代線,生產小尺寸的液晶屏;2009年,分別投資175億元、280億元,在合肥和北京開工建設兩條高世代線——6代線和8.5代線。

為什么在擁有自己的5代線后會連續虧損?

  “這是‘液晶周期’的產業規律和國際金融危機雙重作用的結果。”京東方副總張宇說,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一部分,正處在上升期的液晶平板顯示行業有自身的產業周期規律:某一規格的新產品出來后,剛開始幾年供不應求,價格高利潤較高;隨著新線的密集投產,市場很快會供大于求,價格暴跌,行業隨即進入低谷。

  有研究表明,全球液晶平板顯示產業化以來已經歷六輪低谷期。在每輪低谷期,由于價格暴跌,液晶面板企業均出現全球行業性虧損,無一幸免。京東方2005年至2006年的虧損,恰逢第五輪行業低谷。

  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使液晶屏行業雪上加霜,行業低谷提前到來。據張宇介紹,京東方在2008年上半年還盈利5.6億,但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拖累,企業迅速由盈轉虧。這兩年國際經濟雖然緩慢復蘇,但歐洲的債務泥潭加劇了全球市場復蘇的不確定性,消費預期下降,液晶面板第六輪低谷期隨之延長。

  明知身處行業低谷期,京東方為何還要連續投入巨資建新線?

  “我們堅信,就像彩色電視取代黑白電視那樣,液晶屏取代彩管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必然,其前景是可以預期的。”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說。根據多年的實踐,他總結出一條“平板顯示產業生存定律”:每三年,液晶顯示面板價格會下降50%,若要生存下去,產品性能和有效技術保有量必須提升一倍以上。

  為此,在從產業追趕者變成挑戰者的進程中,京東方要想與LG、三星、夏普等實力雄厚的國際巨頭同臺競爭,只有盡快形成足夠多的產品規格、足夠大的生產規模、足夠強的研發能力,才能在殘酷的競爭中站穩腳跟。

  在不斷擴線的同時,京東方每年都拿出5%以上的銷售收入投入新技術研發。目前,企業的研發團隊超過3000人,實現了“以我為主”的人員更替。近幾年,京東方每年新增申請專利500多項,自主開發出雙視角顯示、3D 系列顯示等新技術、新產品,并掌握了被業界看好的AM—OLED(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技術,構筑了未來發展的技術優勢。

  以京東方為核心的高科技產業群悄然崛起,大陸成為全球最熱的液晶屏市場

  隨著多條生產線的建成投產,京東方所拉動的液晶顯示產業集群正悄然崛起。記者在8.5代線廠區看到,它的左側是美國康寧的玻璃熔爐工地,后面分別是冠捷的電視機生產基地和住友的化學品工地;全球第四大氣體供應商林德也已完成配套建設,全球唯一的液晶材料廠商——德國默克,已有在此投資的意向。

  至此,圍繞京東方8.5代線形成的總投資超過650億元,北京市著力打造的數字電視產業園已具雛形,“石英砂進去、電視機出來”的夢想可以期許。屆時,北京將成為全球的高清數字電視機制造中心,有望提供就業崗位2萬個,年上繳稅金40億元以上。

  產業集群效應同樣明顯的,還有成都、合肥。2009年在成都投產的4.5代線,催生了超過300億元的產業規模;2010年在合肥投產的6代線,已拉動投資近400億元。

  京東方的執著前行,也推動了中國泛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目前,咸陽彩虹集團和中國建材[11.54 -3.83%]集團已分別上馬玻璃基板,保定樂凱上馬了偏光片……

  目前,除了京東方的4條線,還有其他多條液晶屏線在建或建成,中國大陸成為全球最炙手可熱的液晶屏市場。液晶面板的世界格局,已由原來的“兩國三地”(日本、韓國、臺灣)改寫為“三國四地”。

  發展投資規模巨大、技術高度密集、競爭異常激烈的高科技產業,需要社會的理解和支持

  京東方的前身,是知名的電子元器件軍工企業——北京電子管廠。“軍工企業的出身,給我們打上了產業報國的烙印,總覺得應該為國家的產業振興做點什么。”王東升說,“其實我們完全可以選擇賺錢快的發展路子。” 1997年,國外某基金公司要給京東方投5000萬美元,讓京東方轉做房地產。“這是一個很大的誘惑,我們班子討論了3天,最終還是選擇做工業。其實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如果像我們這樣的企業都做房地產了,中國的電子產業靠誰去發展?”

  1998年,京東方做出“進入液晶平板顯示產業”的抉擇,并于2003年把成為“顯示領域的世界領先企業”確定為企業的愿景。

  但這條路注定是不平坦的。在這個全球性競爭的高科技、高投入、高風險行業,后起的追趕者,無論是韓國還是臺灣的企業,在成長期都曾遭遇接連虧損的厄運。目前位居全球第一的三星與全球第二的LG,在創業初期都備受煎熬:三星在日本對手的打壓下,連續虧損12年,但還是不斷注入資金,直到成為業內的領先企業;LG也是連續虧損8年,才扭虧為盈。目前位居全球第三的臺灣友達,也是起起伏伏,但仍然繼續投資,一直堅持到最后成功。

  對于液晶企業成長的艱難,顯然出乎許多人的意料。清華大學教授張百哲說,看看以往有關報道不難發現,在京東方艱難進取之路上,質疑之聲如影相隨;在行業低谷期、企業虧損時,還不乏唱衰者。“這說明我國的社會文化與社會輿論對中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客觀規律認識不足,心理承受力準備不夠,仍然以為像以前發展組裝工業那樣短平快,可以一蹴而就。”

  “發展高科技、高投入、高風險而且國際競爭激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除了政府的扶持、企業自身的努力,社會文化基礎和國民心理承受力也很關鍵,不能老想著今天投、明天賺,簡單地以短期盈虧論成敗。” 張百哲認為,如果全社會沒有長遠的產業發展觀念,被急功近利的心態所左右,不僅不利于單個企業的成長,也會阻礙創新型國家的建設。

  “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過程中,我們希望夠形成這樣的社會共識:只有經過10年乃至20年堅持不懈的努力,中國才有可能培養出一批世界級領導型企業。”王東升說,“我們的目標,是經過10年左右打拼,成為全球新型顯示行業的領先者。有政府和社會的理解與支持,我想實現這個目標只是時間問題。”

  鏈接

  液晶顯示技術商業化發端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但真正實現大規模產業化的是日本,領軍企業包括NEC、松下電器、三洋電機、夏普等。至1995年,日本液晶面板出貨量占據全球90%市場份額,成為當之無愧的霸主。

  上世紀80年代初期,韓國政府提出了“技術立國”的口號,并瞄準了高利潤的液晶顯示。在政府的強力扶持下,以三星、LG、現代為首的韓國企業開始進軍液晶顯示產業。到1999年,三星電子和LPL(LG與飛利浦的合資公司)的全球液晶顯示市場占有率分別達16%、15%,排名全球前兩位。

  20世紀90年代末,通過日本的技術轉移,臺灣液晶顯示產業開始異軍突起。2009年,臺灣液晶面板出貨量已占全球總量的40%以上,形成了與日、韓三足鼎立的局面。

  中國大陸自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進入液晶顯示產業,道路并不平坦。1999年10月,吉林彩晶從日本引進的1代線在長春建成試產,但由于多種原因,未能真正量產。2003年12月,上海廣電集團(以下簡稱上廣電)與日本NEC合資成立上廣電NEC,建設5代線。但市場沒有換來核心技術,5代線很快因為巨額的專利費而喪失產品競爭力,企業運營不到3年就宣布破產并艱難重組。2003年1月,京東方收購韓國現代集團旗下的HYDIS(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進軍液晶顯示,幾經起落,終于走到今天.

標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左旗| 两当县| 永川市| 米林县| 祁东县| 安陆市| 南宫市| 阜新| 金川县| 和田市| 平陆县| 筠连县| 武宣县| 黄浦区| 正宁县| 贞丰县| 保德县| 莎车县| 班玛县| 福建省| 曲水县| 文水县| 仁寿县| 美姑县| 望谟县| 武强县| 万宁市| 夏邑县| 塔河县| 昔阳县| 依安县| 漾濞| 城口县| 济阳县| 奎屯市| 灌云县| 天等县| 英吉沙县| 衡南县| 康马县| 武功县|